对于大城市的家长来说,学区房是个绕不开的坎。自从今年开始实施民办学校摇号入学后,很多家长无奈选择公办学校。
这不,近期学区房的价格又开始猛涨,上海有的老小区,一夜之间跳涨几十万。
但是天价学区房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浦东一直有传言,公办学校也要划片派位入学了。如果真的“划片派位入学”,学区房会暴跌吗?如果公办划片,又怎么看学区房呢?
什么是“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一句话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
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
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与以前的“单校划片”不一样,“多校划片”一字之差,大幅降低了“择校”可能。
就算买了这个小区的房子,能不能上名校仍然不确定,很可能被随机派位到普通学校,甚至菜小、菜中。
上海哪些区实行“多校划片”?
其实多校划片在上海早就有了,只不过不叫多校划片,而称作“电脑派位”。
长宁区按地块划片,实行“多对多”电脑派位,徐汇和静安的部分学校实行电脑派位,杨浦区部分学校奇偶年对口轮换,这都不是新鲜事。
1、长宁区
长宁小升初过程中,划片电脑摇号为主,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小学和初中甚至是多对多的对应关系,上某个小学,并不能确定初中上哪个。所以长宁几乎没有“初中学区房”的概念。
(*数据来源:上海长宁区门户网站)
2020年,长宁区区内初中实行部分划片电脑派位和部分对口入学相结合的入学办法。其他符合长宁区初中招生条件的学生,将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
2、徐汇区
徐汇也是实行“电脑派位+对口入学”相结合的入学方式,但不是全区派位,而是针对学校比较集中的区域。各区学校入学方式都有所不同。
具体入学方式为:1、序号1-7的入学方式为电脑派位;
2、序号8-10的入学方式为电脑派位和对口入学相结合;3、序号11—23的入学方式为对口入学;
4、序号24--25的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数据来源:徐汇教育)
3、杨浦区
有些小学是能够一一对应到一个初中的,比如杨浦小学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直接对应上复旦实验,上音实验附小什么时候都可以对应到上音实验初中。
但有些就不能够直接对应,要多校对应的,比如许五小奇数年对昆明中学,偶数年对鞍山初级,而打一小奇数年对鞍山初级,偶数年对昆明中学。相当于许五和打一与昆明中学和鞍山初级是双双对应的,但不能够直接对到鞍山初级或者昆明中学。
综合这3个区,可以看出一些公办学校划片特点:
-
多校划片出现在初中,小学暂未有多校划片
-
各区都是片区内小范围划片,并非区内所有学校都划片
-
划片地区大部分学校比较集中
上海会“多校划片”吗?
浦东签约上海教委“综合改革示范区”并不是新消息!
2019年7月,上海市教委就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浦东新区成为首个上海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
这个示范区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浦东教育现代化2035》的伟大蓝图。
所以,上海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浦东公办学校摇号!
其次,此次网传的仅是海桐小学附近片区,而非整个浦东地区,那边附近学校资源相对丰富。
就算是划片,也会符合学校集中的特点,即片区内有好几所初中,否则片区内只有一所初中,何来多校划片?
总的来说,浦东是否划片见仁见智,个人认为划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是未必会像传闻一样,以海桐小学作为试点,有两种可能:
1、浦东地广,学校也多,全区划片比较难实施,会参照长宁区或静安区的做法,有顺序地小范围划片。
2、“就近”依旧是入学大原则。长宁区就算多校划片,也不会出学生舍近求远上学的情况出现,板块内都是距离相近的学校,所以及时浦东多校划片,也是以就近入学为大原则。
最后,关于学区房,我还想说两句,就算实行公办”多校划片“,学区房依旧不会消失,但是会降温。
“多校划片”会降低由房子拼学位的概率,相比100%的对口名校不再那么硬核,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区房的附加值,学区房这个概念仍然存在。
毕竟,“多校划片”之后,学区房并非价值全无,它至少还代表了抽签摇号的资格,相比非学区房,仍有溢价空间。
如今,上海家长口中的“菜中”,不只是环境,还涉及到家长 、老师、孩子等多方面因素,要变成强校,任重道远。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